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申报网  
热点信息
成果简介
当前位置: 首 页>>新农科创新创业“5555”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成果简介>>正文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发布时间: 2022年10月30日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团队始终传承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优良传统,坚持培养学生“5动”能力,创新“5555”双创实践教学理念并贯穿融入本科生实践课程、双创实践和毕业论文指导全过程。

创建四年不断线的“5田4课”耕读实践教学方案

在校内建设农耕文化展厅,设置中国农业发展史、传统农具、古代农书、农作物、农业未来、教学科研成果6大板块,将耕读文化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具体为:

①一年级开设农事操作课,种好农事操作田,结合展厅讲授中国传统农具、农作物种类识别等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识别和动手操作能力;

②二年级开设植物生产技术课,种好技术示范田,增强学生田间诊断和分析思考能力;

③二年级开设新农人创新创业实践课,种好双创训练田,演示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培养学生技能拓展与创新创业能力;

④三四年级指导学生种好毕业论文试验田,讲授中国农业发展史、古代农书、学院发展史和教学科研成果,培养学生科学严谨作风和科研创新能力;

⑤三四年级开设生产实习课,创建校外农科教合作基地,利用科技小院、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等平台和项目,用“参与式”方法种好校外生产实习田,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适应社会工作能力。

构建以专业教育与双创融合为导向的“5步递进”方法

以专业教育与双创实践融合为目标,增设《新农人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社会实践类课程,依托“专家库、项目库、人才库、资源库”,组建“本硕博”联动项目团队,开设“双创大讲堂”,讲授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提升创新意识;培育“双创大市场”,依托科研团队项目课题,做好科研选题,提升项目质量;开发“双创大数据”,深入生产一线调研分析,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建立“双创大基地”,深入挖掘打磨项目,提升写作能力;搭建“双创大舞台”,组织路演答辩,提升表达能力,形成“五步递进”双创实践方法。

形成具有农科专业特点的“5关20节”毕业论文指导方式

2004年以来,团队探索出毕业论文指导过程和关键环节的“5关20节”指导方式。5关均由团队导师做专题讲授,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5动能力”。具体为

①开题报告关:报告格式、论文题目、文献综述与试验设计;

②田间试验关:田间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观测与田间取样;

③室内分析关:室内规则、样品处理、化验分析与仪器保养;

④撰写论文关:论文格式、数据处理、图表制作与论文修改;

⑤论文答辩关:答辩重点、幻灯制作、答辩过程与回答问题。

版权所有:内蒙古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