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成绩斐然
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社会实践类课程《新农人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和《耕作学》内蒙古精品课程;农学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耕读教育科普基地”获批“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获内蒙古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教改论文15篇;负责人获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内蒙古杰出人才、内蒙古先进工作者等荣誉,10名教师获国家、内蒙古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学生双创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全面提升
指导项目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及自治区金奖等11项;获“创青春”国赛铜奖、自治区金奖等7项;获“挑战杯”国奖三等奖1项、自治区特等奖2项及一等奖1项。《新农人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全院学生选修比例超过80%。团队指导的学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27篇,制定地方标准32项,授权专利24项;本科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26篇,优秀毕业生14人。考研率45%以上,就业率95%以上。学生组建创业团队21支,创办企业100余家,指导学生为“内蒙古味道”品牌推广优势特色农产品200余种,订单带动7315户农牧民脱贫致富,累计销售额1000余万元。
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反响强烈
团队先后赴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高校分享创新创业经验20余次,在全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团队创新创业及科技扶贫事迹写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指南(2020)。通过双创实践,累计1000余名农科学子深入企业开展实训实习,为燕谷坊、阴山优麦、蒙清等20余家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企业一致好评;通过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搭建的乡村振兴服务平台为合作企业产品推介及销售提供了优质渠道。
改革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团队创新的新农科“5555”双创实践教学成果在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以及区内多家高校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示范效果。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自治区主席布小林,现自治区副主席包献华、李秉荣、奇巴图等来校考察期间,对本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相关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央视财经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